
近日,互聯(lián)網金融新貴支付寶和騰訊都遭遇了難言之隱的下三路攻擊,雙方還很罕見地同時發(fā)表聲明強調溝通。作為一個金融業(yè)內人士,我發(fā)著39度的高燒也實在看著著急。這些暗算都沒算在點子上?。?/p>
盡管案情復雜,咱們一點都看不出來到底是誰這么大膽子暗算AT,但仍然應該對這兩個經典案例分析一二,幫著他們將掐架水準維持在金線之上,才能讓后續(xù)入場的新貴們有個好的參照。
微信被捧殺:央行黃袍硬加身
騰訊的微信支付遭遇的是“捧殺術”,主要觀點為Q幣就是貨幣,騰訊就是央行。這個術的要點是黃袍硬加身,把騰訊捧得跟任何金融機構都招惹不起的央行平起平坐,期望激怒監(jiān)管部門,讓Q幣像比特幣一樣被收拾掉。
對此,財付通在新浪微博上做出了一條回應:
網游行業(yè)普遍采用預付點卡模式,Q幣只是其中一種,僅適用于騰訊游戲和虛擬增值業(yè)務,它不具備任何流通性,也和當前熱炒的互聯(lián)網金融概念并無關聯(lián)。我們寧愿相信,這是因為作者對網游行業(yè)不了解而導致的失實,我們隨時歡迎溝通。
這條微博得到的反饋非常凄涼,24小時內僅僅收獲評論兩條、轉發(fā)兩次、點贊3個。新浪微博的陣地凄涼倒也無所謂,反正騰訊手里還有QQ彈窗這樣的大殺器,只是這個謠言太小,沒必要浪費彈藥罷了。
再次強調,盡管咱們一點都搞不清這事是誰在暗算騰訊,但這個招數實在效果欠佳。你別看國內財經領域陰謀論盛行,但其實監(jiān)管部門是少有的內行領導內行,一行三會的領導人全部是在金融系統(tǒng)摸爬滾打上來的,這種連M0、M1、M2都沒搞清就想把Q幣往貨幣上拉的招數,讓新聞媒體激動激動還行,對監(jiān)管政策很難起到實際影響——唯一的例外是群眾呼聲很高迫不得已出手。
而在中國的分業(yè)監(jiān)管體制下,監(jiān)管層其實并不擔心舊的模式玩出新花樣,因為只要有對口監(jiān)管部門就能明確責任、找到對策;監(jiān)管層怕的是沒有明確監(jiān)管部門的互聯(lián)網金融新模式,一旦出問題連該誰出監(jiān)管意見都找不到。所以你看,比特幣屬于后者,吹的兇了就會逼著監(jiān)管部門明確監(jiān)管職責和履行監(jiān)管職能;但騰訊的Q幣屬于前者,就是已經明確過的預付卡而已,騰訊如果敢造次,按規(guī)定懲罰就行,怎么可能產生騰訊威脅央行的危機感。
支付寶被棒殺:手機被盜菊花殘
優(yōu)勢明顯的市場領跑者支付寶,遭遇是“棒殺術”,主要觀點為支付寶不安全,只要手機一丟,賬戶的錢就會被全轉走。這個術的要點是直擊對手后庭,讓不明真相的群眾充分發(fā)揮“寧可信其,有不可信其無”的主觀能動性,實在是一出直搗黃龍的菊花殘大招。
對此,支付寶的回應就級別高多了。由阿里小微的首席風險官胡曉明撰寫長文,對謠言進行斥責。大意是支付寶很安全,謠言演示盜取資金的過程,是在自己的電腦上模擬,支付寶后臺已經識別出你在用自己的電腦,所以才允許找回密碼操作,用別人的電腦根本做不到。其中,為了論證支付寶風控嚴密,胡總特意舉例,支付寶在安全方面投入的服務器集群超過2200臺,疊起來高度超過帝國大廈(381米)——每臺服務器17公分,雖然例子內容有點飄逸,但確是沒有算錯。
第三次強調,盡管咱們一點都搞不清這事是誰在暗算支付寶,但這個招數同樣效果欠佳。安全和方便是朝兩個方向分頭跑的兔子,只要風控和經營實力差距不要太懸殊,安全問題歸根到底還是取舍問題。更進一步說,如果過分借助安全問題攻擊對手,用戶最可能對所有的網上支付安全問題都產生憂慮,不太可能因為安全問題從一家轉投另一家。說到底,手機上的安全問題不是墻不夠結實,而是門太多。如果你準備一張理財用的借記卡只在銀行柜臺用,不開網銀也不開網上支付,更不會拿出去亂刷,這樣肯定是最安全的。
此外,我還從山寨發(fā)布會陽淼那里聽來一個段子,說飯局中一個安全產品團隊對記者們循循善誘地說:你們在手機上支付,不擔心安全問題嗎?眾記者異口同聲地說,不擔心,我們所有支付都在蘋果手機上做。嗯,再加上不要用太極啥啥越獄就更安全了。
小玩家被群殺:兩虎相爭狼死光
看巨頭們被黑,其它市場小玩家有沒有覺得很開心?如果感到開心,說明互聯(lián)網思維學習得不夠,貴公司危矣!要知道,針對兩巨頭的捧殺術和棒殺術都附帶群殺術的范圍攻擊傷害,就像兩個絕世高手過招小雜兵無法近身一樣,看著很大的新興市場很可能從一開始只剩下湯湯水水可供群狼瓜分。
在電腦端網購的市場,盡管有京東微微挑戰(zhàn)了淘寶天貓,但支付領域其實只活下來一家支付寶。財付通雖然號稱市場占有率第二,但市場影響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計,更別說排名在財付通之后的老三老四老五。
現在財付通借著全民級APP微信上位,在微信支付的用戶數量上仍然完全無法與支付寶錢包相比,只能在客戶體驗、使用場景等涉及未來的因素上搶槍風頭,并不能對已經建立巨大優(yōu)勢的電腦端支付寶和成功將電腦端優(yōu)勢帶入的支付寶錢包形成有效威脅。問題的關鍵恰恰在這里,一個巨頭占據了昨天和今天,另一個巨頭一邊搶今天一邊占據了明天,起碼在支付和理財領域留給其它互聯(lián)網金融新貴的機會已經不多了。
最后,請允許我這個身在銀行的傳統(tǒng)型老頑固講一段雞湯故事作為結尾。那是八年前,我在網點當大堂經理推銷銀行理財產品,自以為巧舌如簧能把其它銀行的產品統(tǒng)統(tǒng)揭穿。但是,帶我的老客戶經理卻對我說,可以夸自家產品好,但是不要說別家產品差,咱們金融行業(yè)是玩信任的行業(yè),互相攻擊其實對大家都沒有好處。